单选题
第1题、学习古诗词中“月亮”意象,教师请学生举出古人借月亮抒发对亲人思念之情的例子,下列适合的是______
A.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(李白《月下独酌》)
B.从今若许闲乘月,拄杖无时夜叩门(陆游《游山西村》)
C.无言独上西楼,月如钩(李煜《相见欢》)
D.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(苏轼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)
参考答案:D
答案解析:
[解析] A项,通过“我”、影子、月亮表达了诗人独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。B项,该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纯朴生活的喜爱之情,诗中的“月”是显示时间的景物描写。C项,该句诗写庭中的清幽景色,“月”是景物描写。D项,借“月”表达了诗人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
第2题、学生阅读《朝花夕拾》,学习了阅读散文集的基本方法,教师准备再向学生推荐一部自主阅读的散文集,下列适合的是______
A.孙犁《白洋淀纪事》
B.沈从文《湘行散记》
C.斯诺《红星照耀中国》
D.法布尔《昆虫记》
参考答案:B
答案解析:
[解析] A项,《白洋淀纪事》是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。B项,《湘行散记》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。C项,《红星照耀中国》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。D项,《昆虫记》是一部科普文学作品。
……此处隐藏27441个字…… 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;居里夫人历尽千辛万苦发现了镭;张海迪高位截瘫自学成多国语言…… 2.孟子认为造就人才需要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,但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也经历了许多磨炼却没有成才,原因是什么?谈谈你的看法。学生畅所欲言,师生评议,归纳:经历艰苦磨难只是一个人成才的客观条件,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主观努力;经历了磨难又没成才,说明他主观努力不够。 3.作为一名现代中学生,面对当代飞速发展的社会,你如何理解孟子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这一至理名言?(学生小组讨论、交流) 孟子的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观点的实质是以时刻坚持积极进取的精神为人生目标,本着这种精神,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,可以积聚智慧,砥砺意志,跨越艰难,提高精神境界,以民族的繁荣和祖国的昌盛为己任,追求高质量的人生。所以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”在当代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。 4.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警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,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,我们要不要有忧患意识?我们能不能耽于安乐?我们该忧患些什么? 学生热烈讨论、交流,总结: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,我们仍要有忧患意识,不能耽于安乐。我们该忧患:个人价值的实现、民族大业的完成、人类美好的理想…… 四、布置作业 1.《孟子》中有不少历代传诵的名言警句,课下同学们搜集一下,下节课与同学交流,讨论。 2.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,并结合社会现实写篇500字左右的感悟,题目自拟。
2018年上半年初级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
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
-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信息技术真题及答案
- 2020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
-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
- 2014年下半年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考试(综合素质)真题试卷及答案
- 2015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(综合素质)真题试卷及答案
- 2014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(综合素质)真题试卷及答案
- 201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(综合素质)真题试卷及答案
- 2016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(综合素质)真题试卷及答案
- 2018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(综合素质)真题试卷及答案
- 202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中学数学真题及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