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单项选择题
1、肖老师认为: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关注学生学科层面知识,还有关爱学生,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。”她在日常工作中也以此为行动指南,这表明肖老师所处的教师发展阶段是______。
A.“虚拟关注”阶段
B.“自我更新关注”阶段
C.“生存关注”阶段
D.“任务关注”阶段
2、初一(6)班的康老师跟同事抱怨:“有的学生学习习惯差,怎么也学不好,他到了初二,初三肯定跟不上。”康老师的这种说法______。
A.忽略了学生发展的整体性
B.忽略了学生发展的不可逆性
C.忽略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
D.忽略了学生发展的未完成性
3、某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市里的名师录制课堂教学视频,并提供给农村教师作为教学资源,该做法______。
A.合理,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
B.合理,有助于教师流动
C.不合理,忽略了学生差异
D.不合理,干扰了教学程序
4、在现有教材基础上,陈老师从大量名篇名家中为学生精选阅读材料,这表明陈老师具有______。
A.良好的课程设计与评价能力
B.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
C.良好的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
D.良好的课堂 ……此处隐藏29712个字…… dquo;孝悌”;社会伦理主要有“忠信” 33、①联系:家庭是变化的。从只有父母与子女的小家庭,发展为包括祖父母及其子孙在内的大家庭,结构变复杂了。同时,许多小家庭,又正是在大家庭中派生出来的。随着世代的延续,大家庭就成了大家族。而时代拉长,超大家庭或大家族壮大,就是氏族共同体的形成。大家族内部的关系是广义的家庭关系。但是一旦世代延长,范围继续扩大,后代就只能记住共同祖先的名字或故事,横向之间的关系靠名字来确定辈序而已。在这种规模上,他们就不是家族而是构成了社会,故社会伦理是复杂化了的家庭伦理。
②区别:第一,家庭伦理基本单元是家庭,社会伦理范围更广更大;第二,家庭伦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,而社会伦理则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;第三,家庭伦理是无条件、不可选择的,社会伦理是有条件、可选择的。
三、写作题
34、
[解析]第一段古文出自老子的《道德经》,意思是合抱的大树,生长于细小的幼苗;九层的高台,筑起于每一堆泥土;千里的远行,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。
“行远自迩,登高自卑”是“四书五经”《中庸》中的一句警世名言,其意思是说,要想走很远的路,到达远大的目标,就必须从近处开始;要想登上高山之巅,极目远眺,一览众山小,就必须从山脚起步。
参考立意:
①量变引起质变,应注重积累。
②从小事做起,不可心生轻视或妄自菲薄。
③讲究循序渐进,踏踏实实,点滴积累。
④磨砺坚毅品格,顽强毅力,成就伟大事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