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单项选择题
1、“在歌曲《玫瑰三愿》教学中,刘老师带领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,哼唱主题,分析歌曲的歌词、旋律、伴奏等特征。”这一句话主要体现了哪个模块的教学内容?______
A.音乐鉴赏 B.演奏
C.创作 D.音乐与戏剧表演
2、在音乐学习的入门阶段,提倡运用富有节奏的语言、歌词和打击乐器进行教学的是______。
A.达尔克罗兹
B.奥尔夫
C.柯达伊
D.铃木镇一
3、“欣赏德彪西钢琴作品《月光》时,除了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,王老师更关注引导学生感受、想象乐曲旋律、音响所表现的意境、氛围与形象。”这一教学形式体现了哪一种音乐美学观点?______
A.形式主义 B.所指主义
C.表现主义 D.自然主义
……此处隐藏27031个字…… p> (3)分段聆听作品,在聆听的过程中,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乐曲的表现手法是怎样的,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。在对整部作品有了一定了解之后,可以带领学生以《广陵散》的故事为创作素材,创作属于学生自己的古琴曲。
六、课例点评题
37、这个课例有一定的优点,也存在一些问题。
优点:
(1)该教师的教学设计符合“重视音乐实践,增强创造意识”的基本理念。课例中,教师利用模仿练习解决弱起小节的节奏问题,针对三个声部进行分声部教学与练习,并用正三和弦连接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和声听觉,这些都属于音乐实践范畴。同时,该教师还利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的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。
(2)该教师的教学设计符合“面向全体学生”的基本理念。课例中,大量的教学活动都是集体教学活动,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,尤其是多声部音乐的学习与为歌曲编配伴奏,因此从这些活动中都能看出该教师考虑到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特点。
问题:
该教师的教学设计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。教学目标要求“能够用适合的情绪表现歌曲”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,教师并没有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的形式理解歌曲的情绪,体会歌词情感,学生无法走进音乐,因此对于歌曲情感的表达会有所欠缺。